- A+
中国人做人做事可以概括为两个字:道与术。历史上有两位圣人,用两部作品,将这两个字做到了极致。一位是至圣孔子,以一部《论语》说透了中国人的做人之道。一位是史圣司马迁,以一部《史记》道尽了中国人的做事之术。
读《论语》参悟做人之道“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。”子贡问曰:“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?”子曰:“其恕乎!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。”每个人都应该懂得换位思考,如果自已都不喜欢的东西,那就立即停止,不论语言还是行为,都不要强加于人,给对方增加烦恼。
“已所不欲,勿施于人。”这是孔子对学生的基本要求,也是《论语》做人之道的基本原则。“眼是一把尺,量人先量尺;心是一杆秤,称人先称己。”用自己的认知去看待一件事,事事都不完美;用自己的心胸去揣度一个人,人人都有不足。目中有人才有路,心中有爱才有度。眼里容得下别人的人,才能让人容得下自己。懂得尊重别人的人,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。
“君子周而不比,小人比而不周。”子曰:“君子周而不比,小人比而不周。”君子以无私公正的心态看待问题,不会按自己的偏好预设成见,不迎合,不徇私。因为君子明白,自己不一定永远正确,自己的偏好未必符合团队利益和长远发展。小人则没有无私的品质和长远的眼光,只会在意谁对我有利,谁让自己开心,谁顺从自己,谁能与自己结党暗谋。
儒家主张“大公无私”、“德配天地”。孔子说:“天无私覆,地无私载,日月无私照。”人的境界和行为要像天一样覆盖万物而无一丝厚此薄彼;像地一样承载万物而无一丝亲疏之别;像日月照耀万物一样而无一丝分配不均。只有道德高尚的人,才能够以无私的境界和仁德的胸怀感化四方,承担伟大的责任和使命。“以直报怨,以德报德。”《论语·宪问》:“或曰:以德报怨如何?”子曰:“何以报德?以直报怨,以德报德。”儒家的核心思想归结为一个字“仁”,孔子也要求他的学生要德被苍生。
但是孔子所说的仁慈和善良都是有原则、有底线的。如果用恩惠去报答怨恨,那么又用什么去报答对你有恩德的人呢?真正的善良不是有求必应,不是一股脑儿的帮忙,不是迁就,应该是睿智的,是适度的。同等对待有恩和有仇的人,根本就没有是非公义可言。看《史记》洞悉做事之术“智者千虑必有一失,愚者千虑必有一得。”《史记 ·淮阴侯列传》中有这样一个故事。楚汉争霸时期,汉军大败赵军,李左车成为败军之将。韩信不计前嫌,折节下交,将其招揽。韩信是古之少有的军神,但是每次作战前他都会仔细安排,听取下属的意见。李左车是降将,原本没有什么地位,才能也不及韩信,可韩信却让他畅所欲言。“智者千虑必有一失,愚者千虑必有一得”,便在这个时候从李左车的口中说了出来。这不仅是他的谦辞,更是对韩信做事的高度评价。
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,聪明之人不可能永远聪明,千万次考虑中总会有一次失误。普通人只要肯动脑筋思考,也总会有收获的时候。后来正是因为李左车的谏言,韩信才能顺利地平定燕赵之地。“功者难成而易败,时者难得而易失也。”“夫功者难成而易败,时者难得而易失也。时乎时,不再来。”这是西汉初年著名谋士蒯通劝告韩信的一句名言。
功业很难成功而容易失败,机会很难遇到而容易失去;时机一旦错过,就不会再出现。当年韩信兵锋直指天下,完全可以自立为王,却因为优柔寡断,断送了大好前程。后来韩信被刘邦夺去兵权,又被吕后骗杀于宫闱,临死时才幡然醒悟:“我后悔没有采纳蒯通的计谋,天意如此。”刘禹锡曾感叹:“时乎时乎!去不可邀,来不可逃。”人这一生中,或多或少都会遇到几个足以改变我们人生轨迹的重大机遇。但是,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有能力有智慧有魄力有胆略抓住这些机遇。
正所谓:“一念之差,差之毫厘,谬以千里。”只有抓住转瞬即逝的机遇,才能把握成功,改变人生。“反听之谓聪,内视之谓明,自胜之谓强。”《史记·商君列传》中有一段对话。商鞅得意于自己变法的成就,问谋士赵良如何评价自己的治理成果。赵良向他指出了变法的弊端,劝诫他及早抽身,并且在史书上留下一句千古名言:“反听之谓聪,内视之谓明,自胜之谓强。”听了他人的批评,能自我反省,叫做聪明;察觉自己的缺点,主动检讨错误,叫做明智;能自觉克服自己的私心,就可以被称作强者了。
可惜当时商鞅正值春风得意,根本听不进别人的劝谏,最后的结局我们都知道:支持他变法的秦孝公去世后,他被新王判处车裂极刑,并诛灭全族。人无完人,有缺点、犯错误,是人之常情。怕的是自以为是,刚愎自用,或碍于面子不能校正。《周易》上说:“谦,尊而光,卑而不可逾,君子之终也。”
人需要经常反躬自省,虚心接受批评,才能不断进步。《新唐书》有言:“以铜为鉴,可正衣冠;以史为鉴,可知兴替:以人为鉴,可明得失。”跟《论语》学做人,跟《史记》学做事。修行圣人之道,洞悉处事之术。
更多内容,请留言获取